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牙齒可再生 牙周病患福音!

牙周病和蛀牙是國人最常見的口腔問題,如果牙齒報銷了,還得花大錢裝假牙,不過現在台大醫院研究團隊在豬的身上成功培養出胚牙細胞再生,以後您不一定要裝假牙,可以直接植入細胞,就會長出新的牙齒。



記得以後小朋友掉的牙齒別再往天空丟了,台大研究團隊在豬身上取得乳牙的胚芽細胞,再植入豬嘴巴裡面沒有長牙的地方,經過三個禮拜,這隻豬的嘴巴裡就多了三顆牙齒,這就是實驗豬長出來的新牙,大小是1*0.5*0.5公分,生長形狀和其他牙齒沒有太大差別,有牙髓有琺瑯質也有橡牙質,缺牙本質就植入恆牙牙髓的幹細胞讓它重生,有牙周病滿口爛牙,就植入牙根幹細胞。



讓牙周組織再生,聽起來很容易,但是現在還不能運用在人類身上,因為還有一個重大瓶頸,豬牙可以長得剛剛好,不保證人牙可以長得門牙就是門牙,犬牙就是犬牙,但醫生說如果想身先士卒當第一批複製牙的體驗者,花費肯定比植牙貴上好幾倍。


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25/69/2htc0.html (2010/11/26)

從皮膚提取纖維母細胞 新療法可望讓傷痕不留疤

不幸被火紋身的SHE成員Selina,未來還需進行植皮手術,身上也不可避免將留下燒燙傷的疤痕,國內醫界正式引進新技術,將進行人體臨床實驗,從正常皮膚上取得幹細胞,培養出纖維母細胞,即可治療疤痕,可望讓傷口不留下疤痕的烙印。



全身有五十%灼傷的Selina,上周一在林口長庚燒燙傷中心進行清創手術,傷口已敷上人工皮,正觀察復元情況,才能進一步植皮。麥茵茲美形診所皮膚科醫師葉斯維表示,國外近年來開始將幹細胞的培養技術,運用在疤痕的治療,它是從健康皮膚取得一種幹細胞「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例如在耳後取一小塊皮膚,經過分離培養放大,將一千萬顆以上的纖維母細胞注入瘢痕處,由新鮮的纖維母細胞取代疤痕的細胞,並產生自體膠原纖維蛋白,達到修護疤痕的目的。



美國、日本以色列歐盟部分國家,已將這項技術運用在臨床人體試驗,台北醫學大學及署立雙和醫院也計畫申請人體臨床實驗,初期先招募15至30人,最常見的痘疤先進行試驗,未來再進一步擴大到靜脈曲張的潰瘍及燒燙傷的疤痕治療。



醫師指出,類似Selina這類大面積灼傷,若要植皮,光是取皮就會讓全身都留疤,如果能運用幹細胞技術,可減少因取皮留下的明顯疤痕,對愛美人士是很大的福音。 馬偕醫院整形外科醫師董光義表示,幹細胞培養技術在實驗室已經成功,但要運用到人體臨床上,仍有許多問題需克服,而且目前並無正式的醫學報告,因為三度灼傷已傷到真皮層,無法靠培養的纖維母細胞替代,臨床上療效仍待驗證與長期追蹤。


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25/17/2htas.html (2010/11/26)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訊聯臍帶血獲大陸官方許可 正式進軍大陸幹細胞產業

訊聯今(23)日舉辦臨時記者會,宣佈成為獲得中國大陸官方許可,成為具臍帶血經營資格的唯一外資企業,將正式跨足大陸幹細胞產業,董事長蔡政憲22日與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簽約,雙方將合作成立「廣州訊聯生技」,提供臍帶血、臍帶、牙齒等幹細胞的儲存服務。



蔡政憲表示:「生技產業的發展與人口數密切相關,能夠涵蓋到最多的族群,才有機會擴張最大的服務與應用範圍,訊聯在7年前便開始進行佈局,這次獲得中國官方的支持與青睞,是訊聯重大的里程碑」。



他說,目前全中國大陸通過執業驗收的臍帶血庫只有7個,訊聯取得最後一家營運許可,在訊聯之前都是中國大陸本土的業者獲得臍帶血經營資格,平均每個臍血庫耗費6.8年並須符合各項嚴苛的條件才能通過驗收,足見大陸官方對臍帶血業者的超高門檻限制。



臍帶血庫在大陸為特許行業,廣州市衛生局表示,訊聯是亞洲第一家取得最高規格AABB美國血庫學會認證的臍帶血業者,具有稽核員資格,因此對訊聯的高技術層次印象深刻,期望能帶來國際化的經營視野與管理方式,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此外,兩家臍帶血資料庫也將合而為一,首度跨越海峽兩岸合作,成為全中國大陸甚至是全亞洲最大的可搜尋的資料庫,立即且具體的造福兩岸三地需要的民眾。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表示,訊聯在台灣市場中,達到國際矚目的亮眼表現,並且具有永續經營的決心與眼光,及誠信的企業態度,都是非常值得學習的經驗。



訊聯對未來發展抱持相當樂觀的態度,總經理劉天來表示,廣東省目前每年120多萬的新生兒出生,大約是台灣今年出生數的8倍,且大陸在一胎化政策下,對下一代的投資非常大方,臍帶血、臍帶、牙齒等多元幹細胞的市場規模與發展潛力絕對非常驚人,未來將以台灣的成功模式進軍大陸市場,進行全方位的佈局與經營。


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23/17/2hnuw.html (2010/11/23)

胚胎幹細胞治失明 美批准人體試驗

〔編譯魏國金/綜合華盛頓二十二日外電報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第二家公司進行人類胚胎幹細胞人體臨床試驗,開始嘗試以人類胚胎幹細胞醫治漸進式失明患者。麻州先進細胞科技公司(ACT)二十二日表示,該試驗將鎖定治療逐漸失明的「眼底黃斑變性症」(Stargardt’s macular dystrophy)。這是第二次以人體進行這種充滿爭議的臨床試驗。



美第二起胚胎幹細胞人體臨床試驗



眼底黃斑變性症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亦可為顯性遺傳,通常發病於兒童或十到二十歲的青少年,致病原因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RPE)衰退,產生瀰漫性黃色斑點,發病年齡大多數在十歲左右,但有些患者六歲就罹病,患者視力會緩慢下降,最終視力僅剩○.一左右,目前無藥可醫。



ACT說,該公司使用的胚胎取自不孕症治療診所廢棄的胚胎,當胚胎只發展到八個細胞階段時,研究人員抽出一枚細胞,誘導其發展成RPE細胞,然後注入病患眼睛。目前有十二名成人重症病患接受臨床試驗,但其首要目標並非恢復病患視力,而是評估該療法的安全性。如果證明該療法安全無虞,將進而對年輕患者展開試驗,以了解是否能預防失明。



ACT首席科學家蘭薩說,據老鼠實驗結果,該療法製造充足的RPE新細胞,有效遏止漸進惡化的眼疾,同時不會產生腫瘤或其他副作用。



今年十月,美國生技公司「傑隆」獲得FDA批准,為一名脊髓損傷患者進行人類胚胎幹細胞臨床治療試驗,成為首家進行人類胚胎幹細胞人體臨床試驗的公司。



胚胎幹細胞是功能性最強的幹細胞,可分裂成人體各種組織細胞,但由於必須取自胚胎,在抽取的過程中會摧毀胚胎,等於毀了潛在的生命,因此該療法一直為反墮胎及宗教團體所反對。


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23/78/2hn06.html (2010/11/23)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全球首創 幹細胞治療中風

(路透倫敦16日電)蘇格蘭的醫生與英國生技業者再生神經元公司(ReNeuron)合作,展開開創性臨床試驗,把幹細胞注射入病患腦部,測試以此種全球首創方法治療中風殘障者的安全性。



主辦單位今天表示,這項臨床試驗是全球首次使用神經幹細胞治療中風病患,且外部專家指稱,有理由對它抱持「審慎樂觀」。



主要研究人員格拉斯哥大學(Glasgow University)神經科學暨心理學研究所專家穆爾(Keith Muir)說,首位病人是60多歲男性,他的手術治療進展順利且已出院。

格拉斯哥大學發言人表示,「他將會接受密切監視長達兩年,參與這項臨床實驗的其他全部病患也一樣。」



這項治療程序涉及把ReNeuron的神經幹細胞注射入病患腦部,寄望它們將會修補因中風受損區域,進而改善病患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初期試驗的目的主要是測試這項實驗性治療方式對中風病患是否安全。



穆爾發表聲明說,「我們希望未來它能帶動更大規模研究,判定幹細胞對中風導致殘障病患的效應。」



研究團隊表示,這項治療程序的本質以及幹細胞的特性,意味病患在接受治療後無需投以免疫抑制藥物。



總共有12名病患將在發生缺血性中風後6到24個月內,接受ReNeuron的ReN001細胞治療,並在這項試驗中接受長達兩年的進展追蹤。中央社(翻譯)



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17/16/2h7ng.html (2010/11/17)

研究:幹細胞促肌肉生長抗老化

(法新社華盛頓10日電) 一項於今天刊登的研究顯示,幹細胞注射可以促進老鼠腿部肌肉增長,同時避免伴隨老化而來的典型肌肉耗失(loss of muscle mass)。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發現可能有助治療人類退化性疾病,例如肌肉萎縮症,以及幫助一般民眾至少可預防一些老化的摧殘。


研究表示,科學家從3個月大的健康老鼠腿部取出幹細胞,再將它們注入腿部有暫時性損傷的老鼠腿內,後者腿部被注射氯化鋇,誘發損傷。


這項技術在幾天內修復老鼠的損傷,並讓治療後的肌肉大小倍增。


研究報告撰寫人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Colorado)的歐文(Bradley Olwin)表示,兩年後,他們發現「這項手術永久改變移植細胞,使它們得以抵抗肌肉的老化過程」。


他說:「移植的物質似乎會促使幹細胞高活躍性的自我更新,從本質上接管肌肉細胞的產生。」


但研究小組發現,當移植細胞注入健康老鼠的肌肉內,就沒有這樣的效果。(譯者:中央社盧映孜)


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11/19/2gqff.html (2010/11/17)

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器官再生技術 移植手術大福音

(法新社馬德里2日電) 西班牙科學家今天展示一種新技術,用幹細胞製造出移植用的生物性人工器官,科學家表示,這將大幅降低人體對捐贈器官的排斥風險。



馬德里葛瑞格里歐馬拉農(Gregorio Maranon)醫院首席心臟病學家費南德茲-艾維雷斯(FranciscoFernandez-Aviles)在記者會上表示,這項技術把不適合做捐贈的心臟、肝臟或其他器官進行「剝離」,僅留下「支架」。



病患的幹細胞接著被放到這個支架上,要讓器官再生,這樣一來,這個生物性人工器官將更容易被病患接受。



費南德茲-艾維雷斯表示,以這項技術重新生成的器官,最快將能夠在5年內讓醫生拿來做移植手術。



他表示:「適合做移植的器官或捐贈者短缺的情況,以及病患對移植器官的排斥反應等2大難題,都可獲得解決。」(譯者:中央社林亭儀)


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04/19/2g8by.html (2010/11/04)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李信達、林依瑩榮獲十大傑出青年

自由時報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台中市今年一口氣有包括中國醫藥大學教授李信達及弘道老人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獲頒十大傑出青年榮譽,市長胡志強廿九日接見兩人,並頒贈台中市榮譽獎章,肯定兩人的成就讓台中市與有榮焉。



今年四十歲的李信達研究心臟復健治療與致病分子機轉有成,相關研究國際論文多達八十一篇,在全球率先推出肥胖症心臟凋亡分子機轉系列研究,除致力教學及學術研究外,也常應邀演講。



李信達說,不少人隨著年紀愈長,感覺心臟愈無力,殊不知其實並非來自人體功能自然老化,而是肥胖會造成心臟細胞受損,且心臟細胞受損後並不會再生,惡性循環下造成心臟功能變弱。



李信達說,民眾一定要常運動,每週至少五次、一次卅分鐘、每分鐘心跳達一百廿到一百卅下,就能讓身體中的幹細胞自動修復受損的心臟細胞,維持心臟功能



至於林依瑩長期推動老人福利服務,甚至力排眾議帶著一群年高八十歲的「不老騎士」騎機車完成環島心願,另推動人力時間銀行社區關懷據點等服務,也備受肯定。


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30/78/2fxqy.html (2010/11/01)

季報奇兵蓄勢待發

金融生技布局不停歇

永豐餘在生技事業的布局,一直以來不遺餘力,其中,新藥生技公司太景生技,最近動作積極,將配合政策回台第一上市,永豐餘持股近二成。該公司研發的新型抗菌新藥「奈諾沙星(TG-873870)」,已經與國際知名藥廠Warner Chilcott(US-WCRX)簽署開發及銷售授權協議。Warner Chilcott將在歐美地區進行三期奈諾沙星的人體臨床試驗,並在上述地區取得上市核可後,進行製造與銷售。而亞洲區的授權,太景亦正與其他國際大型藥廠緊鑼密鼓洽談中。根據國際知名醫藥市場策略及資料分析公司IMS估計,奈諾沙星的銷售額年市場規模推估應該有十二億美元之譜。


太景生物科技自行研發的新藥,正在進行美國FDA核准的二期臨床試驗的幹細胞驅動藥物TG-0054,還有預定在今年底申請美國IND之後,明年初進入一期臨床試驗的C型肝炎藥TG-2349。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593期
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的當期內文轉載


取自: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101031/103/2fzn2.html?type=new&pg=1 (2010/11/01)